大众网记者 智锋 青岛报道期配宝
小米首款SUV车型YU7于6月26日上市后,开售3分钟大定订单突破20万台,1小时飙升至28.9万台,18小时后锁单量超24万台。然而狂欢背后暗流汹涌: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涌现数千条转让订单,代抢费与转让溢价从800元至2万元不等。其中Max版因33-36周的最短交付周期成为黄牛首选目标,而标准版53-56周、Pro版48-51周的漫长等待期,直接催生了市场焦虑驱动的灰色交易。
早在发布会前夕期配宝,二手平台已埋伏大量标价800元至2万元的“代抢服务“卖家,宣称通过外挂软件或“内部F码“可锁定首批现车,甚至打出“抢不到不收费“的承诺。上市仅1小时后,订单倒卖集中爆发——闲鱼北京地区单日挂单量达126条,溢价幅度与交付周期深度绑定:1-5周交付的“准现车“叫价2万元,28-31周交付的标准版订单溢价3000元。黄牛通过伪造提车截图、制造虚假聊天记录诱导消费者,更出现二手车商一次性下单13台的极端案例。业内人士推测24万锁单的情况下,小米现有工厂24万台的年产能意味着最后一单需等待1年提车,产能与订单的严重失衡成为黄牛乱象根源。
面对小米“锁单后仅限直系亲属更名“的铁律,黄牛开发出两套非法方案。有代购人员私下坦言,提供假结婚证或户口本即可更名,“企业无法核实真伪,除非修图太假“;更有闲鱼卖家向记者承诺“用假证变更无风险“。另一方案则钻营区域车牌政策,要求买家具备本地资格,通过提车后租牌过户规避监管。法律界人士向记者表示,伪造国家机关证件触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八十条,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,相关购车合同自始无效。
黄牛常临时加价或强制捆绑3万-5万元保险装饰;代抢需提交身份信息,违反小米“禁止收集与试驾无关个人信息“的规定;更致命的是,异常订单可能被小米系统判定违规直接取消。小米汽车虽构筑三重防线——限定购车渠道仅官方App/小程序、实施每人限购1台现车+1台预定车、设置7天犹豫期可退单,但仍可能对伪造证件的识别存在技术盲区。当YU7的24万台订单碾压理想L6的16天3万台、问界M7的半年18万台时,有业内人士质疑订单结构存在大量黄牛期配宝,真实消费需求正被黄牛挤占。
淘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