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位父亲在白布上写下大大的‘死’字乐牛配资,送给即将出征的孩子,让他‘伤时拭血死后裹身’。”少年志愿者容铭泽话音一落,台下观众顿时安静了下来。观众席中,有人低头思忖,有人凝神屏息。
\n10月1日,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里诗歌朗诵、情景剧、快板书等相继上演,这场以学生为主角的沉浸式讲解让历史“活”了起来。现场市民和游客跟着志愿者“穿越”回历史现场——从“窑洞对”的民主之问到五星红旗设计时的激烈讨论,以全新方式重温多党合作的光辉历程,感悟深厚爱国情怀。
\n志愿者用表演讲述国旗的由来。
\n“如果挨打的人都忘记了乐牛配资,那打人的人还会记得吗?”少年志愿者朗诵的《我们纪念什么》,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引,用影像般的语言带大家回到1937年的上海站废墟,用血泪和历史叩击人心。诗歌尾声合诵“我们会永远记得”时,现场掌声如潮水般涌起。
\n随着志愿者张嘉宸的引导,人群移步展厅。“民主之家”门匾前,他娓娓道来特园主人鲜英捐宅助统战的往事:抗战时期,这里曾接待周恩来、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,董老亲自取名“民主之家”,冯玉祥题写的匾额至今犹存。
\n学生志愿者现场讲解展览。
\n最精彩的还属“角色扮演”。两名学生模样的志愿者换上表演服装,现场还原“窑洞对”——“中共能否跳出‘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’的历史周期率?”饰演黄炎培的同学发问。“我们能!”饰演毛泽东的樊亦俊答得斩钉截铁乐牛配资,“新路就是民主!只有人民监督政府,政府才不敢松懈!”
\n话音刚落,场下观众接连喊出:“好!好!好……”
\n快板节目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。“毛主席三顾特园会张澜,为的是把老蒋的阴谋来揭穿!”清脆的竹板声中,四个男生你一句我一段,将重庆谈判期间鲜英夫人金竹生献枣子酒、毛泽东题字“民主在望”等轶事说得活灵活现。
\n学生志愿者模拟“窑洞对”场景。
\n“原来国旗设计曾有过黄河条纹方案,是曾联松的五星图案,因象征团结被采纳!”现场有市民感慨,这些藏在展柜里的故事——如周海婴捐赠的相机记录民主人士北上、郭沫若等设计的国旗原稿——通过沉浸式演绎变得鲜活。
\n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社教部部长廖艺文介绍,此次活动是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新尝试,接下来将继续用生动形式讲述统战故事,让更多人在历史场景中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由来和魅力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乐牛配资
淘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